控制糖尿病的新靶标
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与生活的常见慢性病之一,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。
糖尿病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疾病,但许多人不知道,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。
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导致,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,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比较小。
图片来源:百度图片
平时我们听到的糖尿病,主要是指 2 型糖尿病,又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,2 型糖尿病多在
35~40岁之后发病,占糖尿病患者90%以上。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对象。
2型糖尿病的现状和危害
如今,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与生活的常见慢性病之一,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于2015年发
布的糖尿病图谱报告显示,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,世界范围内相应有4.15亿人患
病。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,2015年病患人数高达1.096亿人。
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达100多种,是已知慢性病中并发症种类最多的疾病。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
病酮症酸中毒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;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和失明、糖尿病肾病(严重
的导致肾功能衰竭)、糖尿病足(严重的导致截肢)、大血管病变(严重的导致心肌梗死、脑血管
病)等,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并发症,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是极高。
图片来源:百度图片
肠道微生物与2型糖尿病
80%~85%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超重或肥胖,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。除此之外,肠道微生物
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
图片来源:百度图片
2012年,来自我国华大基因的科学家在权威杂志Nature(《自然》)发文,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
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发生了许多变化,包括能够产生有益成分的细菌减少,条件致病菌增加等。
2013年,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Backhed教授同样在Nature(《自然》)发文,证实2型
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确实有改变,并指出肠道微生物具有预测糖尿病患病的潜力。
2016年,来自欧美亚各大洲的近百位著名科学家,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改变人体的代谢,影响
胰岛素的敏感性,从而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展,这一工作同样发表在Nature(《自然》)杂志。
控制2型糖尿病的新靶标
令人遗憾的是,糖尿病目前尚且无法根治。但好消息是,只要把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糖
尿病患者可以终生带病生存,可以不影响正常生活。
图片来源:百度图片
所以,治疗糖尿病,关键在于“控制”。除了改善生活方式,控制饮食,口服降糖药物之外,
关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为控制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。
益生菌与益生元可降低高血糖风险
2016年,来自韩国庆熙大学的Kim教授指出,益生元和益生菌对于调整血糖异常有帮助,具有
治疗糖尿病的潜力。
2018年,来自伊朗的Amini教授,在一项 120人的实验中发现使用益生菌加菊粉(一种益生元)
的合生元制剂,可显著降低高血糖的发生率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。
参考文献:
[1]Qin, J. et al. A metagenome-wide associationstudy of gut microbiota in type 2 diabetes. Nature 490,
55–60 (2012).
[2]Karlsson, F. H. et al. Gut metagenome inEuropean women with normal, impaired and diabetic glucose
control. Nature 498,99–103 (2013).
[3]Pedersen , H. K. et al. Human gut microbes impacthost serum metabolom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.
Nature 535, 376–381 (2016).
[4]Yoo, J. Y. & Kim, S. S. Probiotics andPrebiotics: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n Metabolic
Disorders.Nutrients 8, 173 (2016).
[5]Kassaian, N., Feizi, A., Aminorroaya, A. &Amini, M. Probiotic and synbiotic supplementation could
improve metabolicsyndrome in prediabetic adults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Diabetes MetabSyndr
(2018). doi:10.1016/j.dsx.2018.07.016
图片源自网络,若有侵权联系必删!
正文来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pSJpUtTG8ZET3mGZo87wQ
- 上一篇:健微营养科技.祝大家 龙行龘龘·前程朤朤
- 下一篇:如何做到“吃瘦不冲突”?